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

'We're just sick people, nothing else': ...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elderly stroke patients' satisfaction with rehabilitation.


前言及目的
  • 病人關於「衡量健康照護服務」和「對於滿意度的回應」的機制,是複雜且鮮少相關資訊的。
  • 「滿意度」較難以定義,若使用質性的方法,較好了解關於「滿意」以及「不滿意」的「情感」及「認知」層面。
  • 此篇研究目的在探討「影響老年中風病人對中風復健滿意度的因子」。
方法
  • 納入條件:第1次中風, 60歲以上, 無嚴重的對話及認知損傷的病人。
  • 病人皆由同一研究人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,每次約45分鐘至1小時,過程皆有錄音。
  • 訪談時間點為二:(1) 進行復健的1-6周內,在中風復健單位 (2) 3個月後在病人家中或是護理之家、醫院門診
結果
  • 將訪談資料分析後,建立會影響相關滿意度的一個主要類別,可再分成五個次要類別。
    • 主要類別:To be treated with respect and dignity 
    • 次要類別:
  1. Being treated with humanity
  2. Being acknowledged as individuals
  3.  Having their autonomy respected
  4. Having confidence and trust in professionals
  5. Dialogue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

  •  病人對於滿意多為一般性描述,但不滿意則多鉅細靡遺地描述內容及情境。
  • 有時病人對滿意及不滿意的描述是前後矛盾的。
  • 大多數病人在第一次訪談時,明顯地不願意提及不滿意。
  • 相較於整個醫療團隊,病人較重視護士的照護技巧及態度。
  • 病人大多因日常照護的瑣事而感到不滿,如:餐點如何、需求何時被解決等。
  • 病人會由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,去判斷自己是否受到重視,且易因感到忽略而對照護服務不滿意。
  • 病人不喜歡被對待地像病人!
  • 當病人對於醫療照護服務感到滿意時,可增進病人對於醫療人員的信賴。而病人對醫療人員產生足夠的信賴時,對於接受的醫療照護服務幾乎都是滿意的,只是信賴是脆弱的,容易因些許的忽略而崩解。
閱讀心得
  • 接受治療越久,對治療者能提供的服務越了解、需求也越大,因此,較容易有不滿意的想法產生。
  • 病人在接受治療時,可能對於是否能接受妥善照護有所顧忌,再加上又是第一次接受訪談,因此,對於非治療者的訪談還是會有所保留。
  • 雖然是以病人為中心去收集資訊,但滿意度很容易因其狹窄的資訊及價值觀而偏頗。
  • 或許不是病人先把自己當病人,而是因為已被眾多治療人員當病人的緣故!
  • 醫病關係或許也是影響順從度的因子,當病人重視和醫療人員的關係時,往往會力求表現。
  • 有些病人可能是不好意思或是不知道怎麼問,因此,醫療人員應主動提供相關資訊及詢問、關心。
  • 質性研究雖研究對象少,且結果也較難概化,但相對單一的表格結果,有許多不同的資訊供挖掘,較能看出不同研究對象的獨特性及想法,以及舉體實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